零碳园区建设全面拉开帷幕
2025年,作为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双碳”行动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年,零碳园区建设被多部委明确为关键任务,标志着我国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列入2025年重点任务 零碳园区是指产业园区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定周期内,通过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碳交易、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手段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实现碳元素“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零碳园区建设涵盖能源转型、建筑节能、交通优化、产业升级、碳交易与补偿等多个方面,是实现城市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单元。自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并将“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写入2025年重点任务之后,一系列国家和部委层面的政策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制度体系,零碳园区2025年迎来全面建设之年。面向未来,零碳园区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协同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园区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实现零碳排放。 零碳园区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路径 围绕零碳智造、零碳物流、零碳贸易和零碳服务打造零碳产业园2.0版。2022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在2024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2.0版正式发布。2.0版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十大行动和十大体系。十大行动主要聚焦研发和制造领域,概括为“1+2+3+4”行动。“1”是零碳规划布局行动;“2”是人才、科技驱动行动;“3”是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市政三大示范行动;“4”是零碳供能、零碳管理、零碳标准、零碳认证四大支撑行动。十大体系主要聚焦运输和服务贸易领域,围绕零碳制造、零碳物流、零碳贸易、零碳服务四个维度,构建零碳仓储加工、零碳智慧物流、零碳认证、零碳创意、零碳检测、零碳汇算等十大贸易服务体系。 “五端”协同探索零碳发展模式。围绕建设零碳产业园,盐城市全面布局“绿电+”发展路子,形成“绿电+氢能”“绿电+冷能”“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等多种路径,通过供给端、生产端、应用端、功能端、服务端“五端”协同,着力推动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在加大清洁能源供给上,围绕“发电—输电—储电”三篇文章,建好发得多的绿电电源、送得出的绿电廊道、用得好的绿电存储。在生产端推动产业绿色化上,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突出绿色产业实体支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应用端推动设施低碳化上,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构建新型零碳生态圈。 创建零碳示范园区,打造绿色低碳“新样本”。2023年,闵行开发区入选上海市首批零碳创建园区,并先后入选上海市和全国绿色低碳案例。从《闵行开发区零碳示范园区创建行动方案》到《闵行开发区企业(项目)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试行)》再到《闵行开发区绿色低碳“领跑者”实施方案(试行)》,一项项方案激发着零碳园区创建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在引领绿色发展上,闵行开发区成立上海市首个政府引导、园区搭平台、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共同体”——绿色共建联盟。在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技改项目中,以能效标准引领行动为抓手,打造一批能效标杆企业、能效标杆产业园。 强化技术支撑、构建标准体系、创新建设理念,探寻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强化技术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支持产业园区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低碳零碳负碳创新体系。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光伏、风电、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就地消纳,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大力发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相互协调支撑。 构建标准体系,加速零碳园区落地。探索制定零碳工程设施管理、低碳设施设备、绿色生产工艺、绿色供应链、低碳产品质量、碳足迹、能耗水平、检测认证和评估等全流程、多环节管理和技术标准,明确零碳园区的定义、范围、建设内容和验收标准,确保各地区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零碳园区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针对不同类型园区编制专项技术应用标准、指南,强化政策奖补,引导零碳园区更高质量落地实践。 创新建设理念,打造产城融合的零碳产业城。将零碳理念融入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综合运用节能、减排、固碳等碳中和措施,实现园区内产业、能源等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的零碳发展。构建碳核算模型,对全园区碳排放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摸底,科学编制零碳园区建设规划,重点围绕零碳能源系统、零碳交通物流系统、零碳建筑系统、零碳基础设施系统、零碳生产系统等领域,明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周刊/数智决策大脑领导智库平台 本文原载于《领导决策信息》2025年第7期
-
声明:本平台转载分享的文章,旨在传递行业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